关于“筷子”
筷子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最具特色的餐具,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。我们一日三餐拿筷子吃饭,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项技能,为什么说是一项技能呢?因为并不是生来就会,是需要学习才能灵活使用的,所以幼儿时期如果学不会又不耐烦的话,那是一定会把筷子往地上一扔,直接上手抓……。这里需要提及的是,我们经常会看到外国人拿筷子总是拿不好,这是为什么呢?
其实中国人对于筷子的千年情怀,我想外国人是永远不会懂滴,所以更谈不上参透其中。那么筷子究竟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呢?首先,筷子标准长度为七寸六分,代表着人类的七情六欲,寓意着与动物在本质上的区别;其次,筷子的两头为一方一圆,若是按日常逻辑来考量的话,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是应该用方的那一头来为所用?譬如我们所常见的老虎钳子,起子,镊子,这些工具被利用的那一端就是方的。那筷子方的那一端为什么不作为被使用的那一端呢?这里有一个词叫“执方行圆”,啥意思哩?用手拿筷子方的那一端就是在“执方”,简单理解为用手去执行?我想应该是,譬如,做人做事从执行态度方面要有所考量要有一定的底线;而被使用的圆的那一端叫“行圆”,顾名思义,遇人办事的行为能力上,是需要圆通机灵敏捷的;第三,一双筷子分为两根,在使用筷子的时候,利用杠杆原理,一动一不动方可夹住食物,中国人遵循阴阳的理念,亦可理解为万事万物都有两个“阴阳对立”面,即,力求“阴阳平衡”的完美呼应与完美相结合。
那么问题来了,筷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筷子的由来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,不过当时不叫“筷”而被称为“著”。关于筷子的起源,有三种传说:传说一,说这“筷子”最早时期是源于大禹治水,食物煮熟时,直接用手抓不可行,他就随便折了两根树枝用于捞取来吃;传说二,妲己为了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,用玉簪作为就餐工具,就此“筷子”诞生了;传说三,姜子牙受到了神鸟启发,防止中毒身亡,用丝竹做筷子试毒。餐桌上看似简单的一双筷子,却是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外,又一个轰动世界的发明。“筷子”不仅仅是蕴含着我们的传统文化,更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国粹。
(另:本文案非原创,根据头条小视频相关内容整理完善转为文字而叙,感觉很有意义所以开帖分享。)